《每周楼市播报》(02.26—03.0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开局篇
二、泛楼市篇
三、结束篇
一、开局篇
本期的《每周楼市播报》开局篇先来看看上一周的深圳楼市成交数据(2.26—3.02):
上一周(5天)全市商品房成交总套数为482套,平均每天成交96套。成交总面积为52735平方米。成交均价为12630元/平。
上周成交分区来看:罗湖成交26套,福田区成交80套,南山区成交35套,盐田区成交74套,宝安区成交91套,龙岗区成交176套。
上一周没有统计到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和入市的楼盘。
二、泛楼市篇
本期的泛楼市篇来关注轨道交通。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深圳远期轨道网络规划初步方案中,将建设16条线路共计546公里。届时,市民可通过城际轨道前往广州、东莞、惠州等地。
未来将建设16条轨道线路 初步方案中提出未来将建设16条线路共计546公里轨道交通的设想。目前,该方案正在各部门征求意见,将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 穗莞深城际线计划2009年建成 深圳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二期以后,其复杂程度与一期工程相比成倍提高。例如,不但需考虑与穗莞深城际线、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京广深、杭福深等铁路的接驳,还需考虑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交叉接驳。按规划设想,将在厦深铁路上设深圳东站,并建议增设横岗、南约、坑梓三站,开行深惠城际列车。 未来将与深圳轨道交通1、2、4号等线路接驳的穗莞深城际线,目前也正在谋划中,计划2009年建成。这条城际线自广州经东莞到达深圳机场,并在前海地区分别通往福田中心区、香港机场两个方向。目前,广州至深圳机场段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已完成,正在上报项目建议书。由于广州至深圳机场段由省里负责投资建设,深圳方面将会同港方研究至香港支线的相关方案规划。预计今年6月30日前上报市政府。 五大交通枢纽工程全面推进 在已完成的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中,最大的交通枢纽为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而在现已全面展开的二期工程中,则共计有5大交通枢纽,无论哪一个,规模与难度均不亚于前者。 其中,龙华综合交通枢纽(新深圳站)已完成综合规划,将于下月上报市政府;福田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规划将于今年底前报市政府;布吉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规划已上报,但需与铁路部门进一步协调;深圳东站的综合规划将在今年9月前上报市政府;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规划将在今年11月前上报市政府。 三、结束篇
本期的《每周楼市播报》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结束前来聊一下:你是中产吗?
信息来源于《深圳都市报》
年入6万即中产?
深圳新闻大厦。28岁的深圳海文公司副总经理张辛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叫中产?”张辛2000年大学毕业从青海来深圳,经过6年打拼,现在已经有房、有车,年收入近百万。他对中产的概念有些不解,“古代,学而优则仕的,算中产;解放后,当上政府官员、进入国营工厂的,算中产;现在,谁是中产?”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迷茫:财富是衡量中产的唯一标准吗?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调查声称:“年收入6万元至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一些专家认为,达此标准就算所谓的“中产阶层”。以这个标准看,深圳有大量的中产者。
覃珩,罗湖区天慧外贸进出口公司中层,他心目中理想中产年收入是60万。
他解释说,实际上,一个深圳的中位收入者,一年的开销6万左右就够了,但在认同感普遍缺失的深圳,“60万”是最低限度的心理保障。覃珩说,利率、汇率一天一变,房价不断上升,你实际上不清楚这“60万”缩水后是多少。
深圳“标准版”中产画像
在深圳,什么样的生活可以说是中产阶层的生活呢?在采访了各类人群的意见之后,得出这样一个不清晰的画像。
衣:不去东门买衣服,偶尔才去西武。中产们一般去大商场,比如华强北的茂业,曼哈,深南天虹等地方买衣服。一套衣服的价位男装在1000-2000元,女装在800-1500元左右。每个季节都有至少两套新衣服。牌子一般是国产名牌,比如杉杉、影儿。中产女士的化妆品一般是合资品牌,比如玉兰油,沙宣等等。超级中产(super mid-class)用lancom,biothem。
食:注重健康的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去超市买菜,不去农贸市场,买菜时只考虑什么是好吃的营养的,不考虑价格。每周至少在中高等的饭店吃1顿饭。
住:100平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有优美环境,有成熟配套。超级中产有两套以上房子,一套用来自用,其他出租。
行:中产家庭至少有一部20万元以上的小车。如果夫妻俩都有工作都很忙,一般有两辆小车,其中一辆是负责接送孩子,购物等。有两辆车的可归入super mid 类。
文娱:至少有一张健身卡,每周至少有一次两个小时以上的运动,多为网球、游泳,偶尔高尔夫。每年有一次观看演出的活动(音乐会、话剧,或者文艺表演),平时有读书看报听音乐的习惯。每年至少一次自助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