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2007-11-14 21:46)
中資PE:溫室之花? 渤海基金的大手筆投資突顯了中資PE在政策上的優勢。 近兩年,外資PE在中國的投資屢屢碰壁,前有凱雷投資徐工沒有得到商務部y摮耤A近有高盛增資入股美的電器(深圳交易所代碼:000527)和福耀玻璃(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60)又被証監會發審委否決掉。 對於政策的不確定性,外資PE頗感無奈。『我再也不會關注定向增發專案,賠不起時間。』一位在外資PE界浸淫已久的人士曾向《財經》記者表示。 事實上,由於市場因素和政策的變化,外資PE在中國市場的操作手法已有所調整,比如由控股轉為參股,先少量進入再慢慢增持,這樣可以規避商務部的審批;或者轉向民營企業,絕少涉足國有企業。但無論如何,外資PE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規模受到了極大限制。 一位外資PE人士分析稱:『在中國做PE很難,大企業不賣,好企業不願意出讓控股權,成長型企業一兩億美元就算大單。再加上價格的不斷上浮,操作空間已經很有限。』 同樣面對資產價格高漲的挑戰,中資PE在政策上則沒有限制,渤海基金能在短期內投出35億元,外資顯難企及,而入股金融機構的機會更殊為難得,此前凱雷入股重慶商業銀行就未獲得銀監會批准。 這種『溫室』效應對於中資PE來說u蝚O雙刃劍,缺乏競爭的同時並不利于培養基金管理人的自身能力。 『最近兩三年市場好,大家都賺錢;市場不好大家都虧錢,這怎麼能叫好的投資呢?如果看過去十年,把全部y賳穇M案都算進去,可能真正賺錢的不到十分之一。』前述外資PE人士表示。 對於剛剛起步的中資PE如何定位、如何長遠發展,而不只是賺快錢,仍是很大的挑戰。 本刊記者趙何娟、周瓊、陳慧穎對此文亦有貢獻
|
GMT+8, 2025-9-1 06:20 AM , Processed in 0.0199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