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2007-08-04 00:34)
作者:範源媛 持續高溫使我們感受到了炎夏的“魅力”,而對於學生朋友來說,一年一度的暑假也悄然來到了身旁。轉眼間七月已經過去,俗話說得好“七月流火”,而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MP3數碼隨身聽市場,隨著新一輪暑促,各商家紛紛採取一系列方式,以吸引剛剛進入假期的學生朋友們。由此引發的MP3關注度變化也十分明顯,相比月初,7月末這一周的MP3市場發著微妙的變化。
![]() 最受消費者關注MP3排行 其實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哪家的MP3最能吸引人,就說明它一定有閃光的地方。為了給假期中的學生朋友提供一個參考,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七月的最後一周人氣最高,也就是最受網友關注的產品到底有哪些,看過本期排行,相信你的新中一定有數了! ● Top 10:藍魔新V3攜高音質卷土重來 產品特色:Sigmatel 3530晶片,SRS音效,30小時續航 藍魔新V3(1GB)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採用了Sigmatel35系列的新款3530晶片,這款晶片相比老V3的3502晶片在音質表現和信噪比上有所提高,信噪比高達95db,失真率低于0.05%,同時在大容量時代支援高速的USB 2.0傳輸。此外,依靠3530晶片強大的電源管理能力,V3的續航時間理論上能夠達到30小時。
編輯點評:新V3的價格較之老版本沒有任何的變化,1GB容量的售價依然是199元,在音質、功能和續航全面提升的情況下給了用戶最大的實惠。作為昂達VX818的直接競爭對手,新V3的推出將在低端市場掀起新的爭奪戰,當然從中受益最多的總是我們消費者。如今1GB僅售199元,成為低價高音質的新典範。
藍魔 新V3(1GB) ● Top 09:魅族miniplayer國產MP3精品 產品特色:2.4英寸屏,時尚外觀和all in one功能 雖然距發售已余一年時間,但仍然穩坐排行榜前十,足以見得這款魅族Miniplayer(4G)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在國人心中的地位,經過這一年時間的磨練和不斷自我完善,如今miniplayer更加趨于成熟,即使在現階段,仍然可以說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視頻MP3精品。
編輯點評:從去年6月份魅族miniplayer推出後,這款MP3就屬於市場上的明星級產品,到現在已一年多的時間了,憑借迷你小巧的造型、及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攻勢,媒體和用戶仍然對這款產品抱有很高關注。魅族miniplayer體積上可謂是非常的小巧,機身尺寸為79mm×48.2mm×10mm、重約55g。搭配了一塊2.4英寸的液晶螢幕,採用的主控晶片是基于ARM9技術的三星主控和飛利浦音頻處理器,性能仍屬於市場主流。
魅族 Miniplayer(4G) ● Top 08:昂達VX818復古音質回歸 產品特色:價格低廉、支援SRS音效 音質可以說是一款MP3的靈魂,即使目前的市場被視頻類MP3所占據,一小部分注重音質表現的純音樂型MP3還是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就像昂達VX818(1GB)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炫目的大螢幕,有的只是一顆純淨的“芯”和良好的嗓音。
編輯點評:VX818是昂達專為低端市場而推出的MP3,最大的特色是能夠支援SRS音效,讓消費者花低端MP3的錢享受到高端MP3的音質。VX818的外觀做工小巧精致,音質的表現不錯,對於低端產品而言能支援SRS音效更是罕見。目前1GB版本的報價為199元,具有相當高的性價比,成為了眾多低端MP3用戶的首選。
昂達 VX818(1GB) ● Top 07/06:魅族M3攜1GB/2GB通殺 產品特色:滑動觸摸按鍵,時尚的外觀設計,FLAC無損格式 繼去年成功推出精品miniplayer之後,魅族于2007年推出一款新品Music Card(2GB)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或稱M3),以更加小巧的外觀展現在消費者面前,主打音質牌。事實証明,魅族的精品策略是成功的,這款產品也曾蟬聯排行榜冠軍達數周,經過半年的摸爬滾打後推出全新1GB版本,絕對是值得購買的精品MP3之一。
編輯點評:魅族Music Card,從命名上就不難猜測出它的特點。Music表示它的功能重點重新回到音樂播放上面;Card,表示它的體積輕薄。魅族Music Card主打音質為賣點,採用三星主控晶片+飛利浦音頻處理方案,音效方面除了常規的高低音調節和多種均衡模式u~,還有SPatializer音效,配合魅族自家的PT850耳塞,聲音表現力自然不同凡響。外觀上,“一點、一線、一面”的設計不遜于蘋果iPod nano。
魅族 Music Card(2GB) ● Top 05:蘋果iPod nano 2再創輝煌 產品特色:品牌,輕薄,五色炫彩金屬外觀 經過改良之後,于去年下半發布的蘋果第二代iPod nano,或稱iPod nano 2(2GB)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給了我們與第一代產品完全不同的感受,採用與iPod mini系列相同的合金外殼材質,更薄的6.5mm機身,以及增加的螢幕亮度和續航時間都讓我們重新認識的蘋果iPod。
編輯點評:蘋果iPod nano 2是一款藝術和音樂的結合品,加上iPod在MP3領域的強大品牌號召力,難怪iPod nano 2能有這麼好的人氣。與第一代的nano相比,nano 2雖然在性能與外觀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比前一代產品薄了0.3mm,播放時間u悒e的14小時增至24小時,還是給我們不少的驚喜。
蘋果 iPod nano 2(2GB) ● Top 04:台電C260一觸即紅巧克力 產品特點:QVGA屏,一觸即紅的巧克力按鍵 去年的T29今年的C260(1G)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這都是台電科技推出的MP3精品。它們二者一個音頻突出,一個視頻突出,在市場上的表現都不錯。近來台電產品關注度直線飆升,與其不懈的努力分不開,推出一款接一款特色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實惠的選擇。
編輯點評:台電C260是旗下首款採用一觸即紅的巧克力按鍵MP3,且引入雙射注塑工藝打造外殼,鏡面式u~觀十分亮眼,且採用了2.4英寸26萬色TFT液晶顯示屏,解析度為320×240,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質量視頻功能,理所當然成為關注的焦點。
台電 C260(1G) ● Top 03:蘋果iPod shuffle 2至尊 產品特色:背夾設計、全球最小的MP3 出乎意料的在蘋果iPod三款升級版產品當中,低端的iPod shuffle 2(1GB)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成為了最受關注的一個,號稱全世界最小MP3的蘋果iPod shuffle 2以極具創意的造型和獨特的背夾設計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也奠定了其無屏MP3至尊的霸主地位。
編輯點評:蘋果iPod shuffle 2是目前世界早最小的MP3,機身僅為41mm×27mm×10.4mm,重約15.6g。採用了新穎的背夾設計,通過它可以將iPod shuffle 2隨意夾在袖口,上衣翻領,或者皮帶上,盡顯iPod設計的獨特之處。依靠著蘋果強有力的品牌文化號召,iPod shuffle 2在市場上的銷售和關注度都在節節攀升,且隨後推出了彩色版,非常能夠吸用消費者的眼球。
蘋果 iPod shuffle 2(1GB) ● Top 02:台電C280視頻與音質結合 產品特色:一觸即紅按鍵,雙核心,QVGA屏 繼台電C260之後推出的另一款採用一觸即紅巧克力按鍵的MP3產品,台電C280成功將“雙核心”技術引入視頻類產品當中,使視頻與音質進行了一個完美結合。另外曲線形的觸摸按鍵別具匠心,可以說是視頻出眾的C260與音質出眾的T29之結合體。
編輯點評:作為C260的升級版,C280在外觀上繼承了光影觸摸按鍵設計,黑色機身面板下透出紅色的按鍵光芒,再加上一條銀色波浪型的裝飾,在操作上不僅方便,同時還非常美觀醒目。相比C260,主要提升是在內“芯”部分,延用之前T29的雙核心設計,功能上全面兼顧視頻和音頻播放,在兩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同時,為了進一步突出它的聲音表現力,台電還為其配備了TL-R5耳塞,避免了消費者在耳塞方面的二次投入,如果不是對音樂非常發燒的朋友,相信C280加TL-R5這個配搭已經可以滿z洹A的要求了。
台電 TL-C280(2G) ● Top 01:台電T39全屏觸摸新領域 產品特色:全屏觸摸式設計,2.6英寸螢幕 對於觸摸屏設計,在手機領域較常見,但被運用在MP3這類產品上,在國內還是第一次,之前也只有COWON的D2採用了類似設計。可以說觸摸屏的運用,在國產MP3發展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筆,這其中就不得不銘記台電T39這款產品。
編輯點評:台電T39是國內首款採用觸摸屏設計的MP3播放器,螢幕尺寸更達到2.6英寸,超越了市場主流2.4英寸QVGA,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操作快感。另外Telechip TCC8200+歐勝WM8978G的雙核心設計,帶來更好音質。如今2GB版本以599元價格上市,相信觸摸屏MP3風潮即將遍及全國。
台電 T39(4GB) ● 寫在最後 流火七月的MP3市場更呈現一片勁爆景象,通過以上產品關注排行我們可以看出,性價比出色的產品仍然是吸引消費者的有力武器。在所有受關注的產品當中,我們發現魅族和蘋果這兩大國內、國外MP3廠商以多款MP3精品穩居排行榜重要位置,而台電則通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在目前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主導市場的MP3行業激烈競爭中,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實行精品化策略,以少而精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認同,這才是一個品牌能夠在人們心目中留有一席之地的有效方法。 [排行來源] 泡泡網MP3產品庫 |
GMT+8, 2025-9-3 11:42 PM , Processed in 0.0315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