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_註_冊_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秋風之家論壇 門戶 科技世界 查看內容

高檔微處理器新技術─採用深度指令流水線結構

2007-6-9 03:15 AM| 發佈者: 思思| 查看: 92| 評論: 0

採用深度指令流水線結構
    採用深度指令流水線結構是指將指令的執行過程進一步細化,流水線的級(處理階段)數變多,而每一級的工作更少、更合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流水線級數變多、處理更趨合理,可使單條指令流水線並行執行指令的能力更強;二是每一級的處理時間更短,可以進一步提高微處理器的工作頻率。總之,使微處理器執行指令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關于這一點,Intel公司的x86系列微處理器首創指令流水線的8086只有2級;80386為4級;80486為5級;Pentium在整數處理時為5級,在浮點運算時為6級;從Pentium Pro開始的第六代微處理器P6(還包括PentiumⅡ、PentiumⅢ)為12級;而Pentium  4又在P6的基礎上擴大一倍。
    作為例子,這裡給出第六代微處理器的指令流水線結構,如圖8.3所示。其中,BTBO、BTBl兩級用來預測下一次取指時的指針;IFUO、IFul和IFU2三級完成從Cache或主存中取指令;IDUO、IDUl兩級將指令譯成微操作碼,然後將其送往下一級RAT;RAT進行寄存器更名處理,並將狀態信息加入到微操作碼中,然後將微操作碼送到重新排序緩衝器ROB(即指令池)中;ROBRd和RS兩級按照超順序執行原則對ROB中的微操作碼進行調度和派遣,以便將條件具備的微操作碼送到相應的執行部件去執行;指令流水線的最後兩級,即ROBwb和RRF,將執行結果回寫到程序員所能見到的寄存器以及存儲器中,並將已執行完畢且不再與ROB中其他指令有聯系的微操作碼移出ROB.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相關分類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秋風之家論壇

GMT+8, 2025-9-5 10:25 AM , Processed in 0.02254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