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INTEL的CPU來說:
外頻: 指 內存與主板之間傳輸數據的速度 前端總線:指 CPU和主板(北橋芯片)之間傳輸數據的速度 內存頻率: 指 內存速度=外頻×系數(該系數根據外頻變化而改變) CPU頻率: 指 CPU速度=外頻×CPU倍頻
(1)SDRAM內存,前端總線頻率(FSB)=外頻=內存頻率 前端總線頻率(FSB)=外頻×1 內存頻率=外頻×1 CPU頻率=外頻×倍頻(倍頻一般是固定的)
比如:P3 1G(370針腳) 的外頻、內存頻率、前端總線頻率都是133MHZ,CPU頻率=133×7.5(倍頻)=1G
(2)DDR內存 前端總線頻率(FSB)=外頻×2 (單通道) = 外頻×4 (雙通道) 內存頻率=外頻×系數(該系數根據外頻變化而改變) CPU頻率=外頻×倍頻(倍頻一般是固定的)
比如:P4 3G(478針腳) 的外頻是200 MHZ 前端總線頻率=200×2=400(單通道),如果是兩條內存組成的雙通道,前端總線頻率=200×4=800 (雙通道) 內存頻率(默認最高頻率)=200×2=400 MHZ CPU頻率=200(外頻)×15(倍頻)=3G
(3)DDR 2內存 前端總線頻率(FSB)=外頻×2 (單通道) = 外頻×4 (雙通道) 內存頻率=外頻×系數(該系數根據外頻變化而改變) CPU頻率=外頻×倍頻(倍頻一般是固定的)
比如:P4 630 3G(775針腳) 的外頻是200 MHZ 前端總線頻率=200×2=400(單通道),如果是兩條內存組成的雙通道,前端總線頻率=200×4=800 (雙通道) 內存頻率(默認最高頻率)=200×4=800 MHZ CPU頻率=200(外頻)×15(倍頻)=3G
內存頻率辨識
SDRAM內存: 實際頻率=真實頻率 DDR 內存: 實際頻率=真實頻率×2 DDR2 內存: 實際頻率=真實頻率×4
真實頻率 (MHZ) 實際頻率 (MHZ)
SDRAM內存 133 133 DDR內存 133 266 DDR 2內存 133 533
SDRAM內存 166 166 DDR內存 166 333 DDR 2內存 166 667
SDRAM內存 200 200 DDR內存 200 400 DDR 2內存 200 800 顯存速度計算:
一般以ns(納秒)為單位。 常見的顯存速度有7ns、6ns、5.5ns、5ns、4ns,3.6ns、2.8ns、2.2ns、2ns、1.4ns、1.2ns。 顯存額定工作頻率(MHz)=1000 / 顯存速度×n (n因顯存類型不同而不同,如果是SDRAM顯存 n=1;DDR顯存 n=2;DDRⅡ顯存 n=2)。
例如:顯存為DDRⅡ 2ns,工作頻率=1000/2 × 2=1000MHz。 一些質量較好的顯存,實際工作頻率可以高于理論工作頻率很多,這就是顯存超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