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靖国神社是日本大和民族神道教宗教文化传统的产物,并与明治维新以来尚武、扩张的国家意志深深联系在一起。里面供奉着的246万多所谓“先烈”,绝大部分是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阵亡的军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抛开民族感情,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一个类似靖国神社这样的供奉、祭祀的处所对传承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唤起国家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纵观世界各国:美国有阿灵顿国家公墓。公墓里安葬的普通士兵比政要和将军多,远可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近有“9·11”事件中五角大楼遇难的军人和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
阿灵顿国家公墓有一块军人心中的圣地——无名墓。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士兵很多,美国国会和总统分别授权建立“无名烈士墓”,纪念那些无法核实身份的士兵。因为阵亡人数多,人们只好从各次战争中选择一名阵亡士兵为代表安葬。在美国军人心中,无名墓是最神圣的地方,专门有仪仗队24小时守卫,夏季每半小时换一次岗,冬季每一小时换一次岗。
阿灵顿国家公墓接收安葬者的条件是:死者生前必须服过兵役,属正常退役或阵亡。没服过兵役的美国人,允许在此安葬的除了军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只有美国总统可以破例。现在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安葬着26万具遗体,存放着7000多人的骨灰。
法国有无名烈士墓。1920年11月,在凯旋门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墓是平的,里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名无名烈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
现在,每逢节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国国旗从拱门顶端垂下来,在无名烈士墓上空迎风飘扬。逢重大节日时,则有一名身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
俄罗斯也有无名烈士墓。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2年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墓前有一个凸形五星状的火炬,从建成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火炬前方青色大理石地面上镌刻着一行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墓前有两位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无名烈士墓在俄罗斯许多城市都有,那不熄的火炬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象征。作为记录俄罗斯历史辉煌篇章的一座丰碑,无名烈士墓是一处俄罗斯人永远引以为豪的圣地。凡是来访的外国官方代表团,一般都要瞻仰无名烈士墓并献花圈。
70年前,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入侵中国;70年后,制造战争,涂炭生灵的32位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供奉在靖国神社,被无数了解真相或不了解真相的日本人参拜着。而我们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凭吊在八年战火中为国捐躯的英烈,祭奠他们的英魂。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戎与祀。”放眼国外,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家的公祭日期和仪式。如美国有阵亡将士纪念日,俄罗斯有祖国保卫者日,英国有荣军纪念星期日等。通常在这些日子,这些国家的元首亲自主持祭祀和悼念仪式,以纪念这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牺牲的人。
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纪念日。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国之英灵,民族之魂无人祭祀更是一种悲哀。当社稷的神坛上不再有英雄,当国之礼仪中不再有祭祀,我想这就不仅是的简单的缺失的问题了。
八年抗战奠定了现代中国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基石,但国人却无处祭奠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那些在中华民族存亡之秋,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人,我们能在哪里纪念他们?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靖国神社”!
摘自<国际展望>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