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乔丹……没有打NBA?
你可能是一个乔丹的球迷,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你可能是一个反乔丹的球迷,所以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
好了,现在深吸一口气,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如果乔丹不曾降临NBA,比如,他在大学选择加盟棒球队,会发生……什么?
大卫-斯特恩、杰里-克劳斯、菲尔-杰克逊、索尼-瓦卡罗——就是那个为耐克签下乔丹的人,如果你不清楚的话——都拒绝穿越到这样一个平行空间去体验这样的挑战,毕竟他们都已经是步入老年了,必须要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的健康负责,于是我们无法了解他们对于没有乔丹的篮球世界的评价。幸好“棒球手乔丹”的平行空间中依然有Google,于是我在穿越之后找到了以下平行空间的记载,摘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新闻”列举如下:
1984:公牛选择巴克利
“今年是大个子充斥的一年,对于公牛这样已经囤积了大量中锋的球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有消息称公牛将不顾阵容平衡去选择来自NCAA亚军队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中锋萨姆-帕金斯。”
——芝加哥论坛报,1984年6月5日
“芝加哥公牛队选择了来自奥本大学的查尔斯-巴克利。这个身高只有6尺6寸的爆炸性前锋据称体重接近300磅,不过总经理罗德-索恩相信巴克利可以减肥成功,成为一名有内线威胁的优质小前锋。”
——美联社,1984年6月19日
1985:奥拉朱旺的最佳新秀
“奥拉朱旺以场均20.6分11.9篮板的表现压倒巴克利获得了84-85赛季的最佳新秀。但是作为今年新秀绝代双骄中的另一人,同样拿到20+10数据(20.1分12.2篮板)的巴克利也得到了32票,只输给奥拉朱旺4票。巴克利声称公牛队以体重为由在开赛之初对他禁赛10场是导致他没能拿到最佳新秀的主要原因。”
——休斯顿纪事报,1985年5月5日
1986:对凯尔特人,21分已经很伟大
“波士顿凯尔特人在第一轮轻松击败了仅以29胜53负的战绩晋级季后赛的弱旅骑士队,尽管球队在1984年选中的新秀Melvin Turpin令人惊讶地取得了场均15分的表现,第二场更是独取21分,赛后伯德特意提到‘能够在季后赛,在凯尔特人面前拿到20分,对于一位二年级菜鸟已经很不容易了’。拉里-伯德在解决老对手J博士欧文之前,还要在新一代飞人威尔金斯的身上热热身。”
——波士顿环球报,1986年
1987:Air Johnson
“为了对抗阿迪达斯,耐克签下了新秀凯文-约翰逊,并推出了专属球鞋“New Generation Magic”系列。”
——华尔街日报,1987年8月23日
(附注:1989年,橙色系的Air Johnson系列开始发售,很快创造了球鞋销售新纪录。但是约翰逊很快受困于伤病,耐克因为被质疑不能保护好球员的健康而遭受巨大打击。1993年,耐克被匡威收购)
1991:魔术师约翰逊的第六枚戒指
“NBA开出罚单,处罚在东区决赛中斗殴的活塞队球员以赛亚-托马斯、比尔-兰比尔两场禁赛的处罚,公牛前锋查尔斯-巴克利禁赛1场。戴利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不公,并且警告说如此力捧一个个性放纵的巴克利迟早会让联盟完蛋。刚刚追平了NBA季后赛历史第二高单场得分记录(首轮对雄鹿,56分)的巴克利所率领的6号种子目前在东部决赛中3-1领先于活塞。”
——底特律新闻报,1991年5月27日
“没有天勾,依然有魔法:魔术师约翰逊带领湖人队一路凯歌,在总决赛4-0横扫了意图创造奇迹的芝加哥公牛队和话题球星查尔斯-巴克利。魔术师拿到了他生涯的第六枚戒指,而他才刚满31岁,他注定会成为湖人队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
——洛杉矶时报,1991年6月12日
“魔术师在这个夏天宣布他被检测出了HIV,这不仅对于魔术师,对于洛杉矶湖人队,而且对于整个联盟都是一次绝症判决:新赛季开赛在即,大卫-斯特恩要拿什么来宣传他的联盟——尼日利亚人奥拉朱旺?从发言到动作幅度都比底特律更为沉默的马龙-斯托克顿?每天都会爆出一句新语录的查尔斯-巴克利?也许他应该考虑向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借沙克-奥尼尔来用一下,宣传语可以写:沙克即将到来!”
——华盛顿邮报,1991年10月30日
1992:以赛亚-托马斯拿到奥运冠军
“以赛亚-托马斯永恒不变的笑脸和他亲吻金牌时候的泪光交相辉映,成为NBA这个夏天最有代表性的一张照片。拥有绝对内线优势的美国队几乎每场都只花费20分钟——FIBA规则下的半场时间——就解决了战斗。这次亮相毫无疑问是NBA自我救赎的开始,在魔术师和伯德即将双双退役,新一代球星如此叛逆而且看不到新一代双雄争霸的可能性的乱世到来之前,NBA通过奥运会证明了自己世界最好的篮球联赛的实力,但是,假如奥尼尔不能成为下一个威尔特-张伯伦,NBA能证明自己在未来继续与NFL、MLB以及NHL相提并论么?”
——纽约时报,1992年10月21日
1995:奥尼尔王朝揭开帷幕
“成军只有6年的魔术队,还没结束自己新秀合同的奥尼尔和便士哈达威——如今他们是世界冠军。这不是动画片,这是真实!有什么可以阻挡年轻的统治性中锋和同样年轻的华丽后卫组成的一支超级球队,而且老板表示将会不惜一切来保持阵容?来吧火箭,来吧尼克斯,来吧马刺,你们都拿到过冠军,但是你们不再有机会了!奥兰多除了世界上最好的迪斯尼乐园之外,还有世界上最好的中锋!”
——奥兰多哨兵报,1995年6月21日
1996:科比的偶像们
“来自Lower Merion高中的科比-布莱恩特是前NBA球星乔-布莱恩特的儿子。幼年移居意大利的时候,布莱恩特在院子里模仿着J博士、威尔金斯和德雷克斯勒的动作——他甚至曾顶过一段时间的爆炸头。听这个高中生如何谈论欧文、昂赛尔德这些上古球员的爆炸头,你就能感觉到他对于篮球的热爱。”
——橙郡纪事报,1996年9月7日
1997:另一种艾佛森对科比
“虽然两位球员都不太情愿接受这样的标签,但是关于艾弗森和科比,‘下一个凯文-约翰逊对下一个多米尼克-威尔金斯’的言论还是甚嚣尘上。艾佛森闭口不谈他像约翰逊一样飞快的速度和致命的运球,而科比则不断否认自己酷爱单手大风车扣篮是始于对威尔金斯的崇拜。”
——ESPN,1997年3月15日
2000:中国篮协探讨高大化
“小快灵还是高大化?对中国篮球,这是一个两难命题。美国队依靠从贾巴尔到四大中锋的内线绝对统治力称霸世界篮坛,许多球队都会堆积超过半数(NBA每支球队可以有15名球员)的内线球员,欧洲的球队也尽可能保证球队有四五名身高2米15左右的内线。从奥运会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球队在篮板球上输得体无完肤,这就是内线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已经是我们竭力培养出了巴特尔、王治郅和姚明这样对中国来说非常优秀的中锋球员,还征召了单涛、纪敏尚等老将之后遭遇的无奈。由于人种的差距,我们很难在内线靠吨位进行的肉搏中取得胜利,反而是王治郅的中远投为球队做出了一些贡献。如今高水平的欧洲俱乐部也已经可以和NBA抗衡,他们的很多大个子也能投篮,说到底,怎样能把球送入篮筐才是篮球运动的最大问题。”
——篮球报,2000年10月10日
2001:开创王朝的奥尼尔转会湖人
“过去6年内帮助魔术拿下4座总冠军奖杯的沙奎尔-奥尼尔被魔术队交易到湖人,换来包括埃迪-琼斯在内的4名球员和三个未来首轮选秀权。杰里-韦斯特称,奥尼尔肯定比拉塞尔更伟大,而且很可能会比张伯伦和魔术师约翰逊都要伟大。科比-布莱恩特显然对于奥尼尔的到来必然对他刚刚确立的湖人头号球星地位造成致命打击的事实毫不在意,赞扬此举这是球队为自己准备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洛杉矶每日新闻,2001年8月23日
2004:邓肯圆了奥运金牌梦
“迈克尔-菲尔普斯的6块金牌应该分半块给蒂姆-邓肯——这位美属维京群岛长大的老将在菲尔普斯的两个接力冠军中都负责第二棒。作为奥运历史上最高的游泳冠军获得者,邓肯本有可能也成为菲尔普斯——但是一场飓风让他的游泳训练中断了一年多,因为他害怕鲨鱼而只能在游泳池中训练。”
——维京群岛每日新闻报,2004年11月11日
2005:姚明去哪里?
“姚明带领上海队取得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的三连冠之后,关于他是去NBA发展还是前往欧洲的争论再度趋于激烈。奥林匹亚科斯能够开出比NBA球队高得多的薪水,然而一般的舆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中锋大部分还在美国。姚明说他将会仔细比较欧美联赛的优劣之后再做决定,并且表示,欧洲的加索尔兄弟、米利西奇、博古特等球星实力虽然不如奥尼尔,但是已经不逊于NBA的大部分内线了。去欧洲一样可以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有媒体指出,建立中国自己的职业联赛才是保证中国篮球亚洲第一地位的最好办法。”
——体坛周报,2005年5月5日
2006:纽约得到勒布朗-詹姆斯
“纽约巨人队在第二轮第44顺位选择了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外接手勒布朗-詹姆斯,后者因当年放弃了俄亥俄大学的篮球奖学金而闻名。高中时期,詹姆斯作为全美最有前途的篮球明星而登上了体育画报的封面,但是在高中毕业后,詹姆斯还是决定放弃篮球专攻橄榄球,很多人相信詹姆斯的这一选择是导致资深体育管理人,NBA前总裁大卫-斯特恩决定退休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媒体称这一选择是‘把NBA打入小联盟行列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克伦灯塔报,2006年4月30日
2007:大陆转播MLB
“中国大陆首次转播MLB,转播方称王建民属于全体华人。”
——ESPN,2007年1月1日
頁:
1
[2]